1.凭借它,就可以在商店等消费场所获得商品或服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期,各种形式的代金券风行社会。比如"购物券"、"奖券"、"厂币"等等,许多单位以此作为节日福利。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个别地方,公共汽车公司甚至印发有面值的纸块,给乘客找零。代金券是变相发行货币的行为,危害极大。不但滋生腐败,而且造成金融混乱,影响人民币威信。早在1962年,国家就曾严令禁止过这类行为,此后又多次严加禁止。
2.代金券的本质其实就是优惠券的一种,是一个短期刺激消费者的工具,它与积分(长期吸引顾客)刚好构成了日常营销的基本工具。
3.那么,现在采用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就是类似于麦当劳、肯德基等等的全民会员营销,把所有消费者当成自己的会员,通过分析部分消费者的特性,采取推广的方式找到某类会员的特性(其实就是3-7理论的一个应用),针对该类人群进行营销,但前提是必须是一个可以影响整体消费者的企业:如在该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门店遍布等等,这类限制比较多。另一类,则是通过发展自己的会员,并分析其消费特征进行营销活动。该类方法更加适合于广大的中小型企业和地域分布规模不是很广的企业。
4.代金券代金券(卡)并非中国所创,而是向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学来的,而且越酒店代金券
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代金券的种类越多,使用也越广泛。由此看来,代金券首先不是个社会风气问题,而是一种经济现象,或者说是一种被其他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营销方式,作为一种营销方式的代金券(卡),其功能和形式多种多样,似乎也不宜一概予以打击,例如春节前某些大商场搞的买100送××元抵用券,虽然也是代金券的一种,但实际上是商家对消费者的一种让利行为;
5.由于代金券助长了腐败风气、容易产生偷税现象,国务院纠风办公室早在1998年12月就明文规定"禁止印刷、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金购物卡"。 |